[記者吳多邦採訪/黃奐臻整理報導]
由於寒假的來臨,口傳電子報特別製作這個專題,為大家介紹一些展覽場館以及目前正在進行或在年後即將開始的展覽,讓各位同學可以妥善利用假期,除了利用過年養一些肥肉以及拿一些紅包之外,還可以增長一些屬於自身的人文氣息與智慧。
本期所介紹的兩個展覽場館分別為: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及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於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式開館。位於台北市北區圓山。作為台灣首座現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從規劃開始,具有高度的理想與目標,就功能上而言,舉辦同時策劃當代藝術展覽,蒐集、典藏台灣地區美術發展之代表性作品、研究美術學術、推廣美術教育以及推動國際交流,以期對內使市民生活與美術館結合,對外促進台灣的美術發展使能與國際美術潮流齊頭並進。
為迎接風貌多元的當代藝術展覽,美術館本體建築規劃以多重組合的空間形態,豐富藝術創作的表演舞台,提供無限可能的展覽場域。一半以上建築量體地下化,加強美術館與公園間的對話關係,以立體架構,組合出豐富的空間形態。方型視窗延接四周景緻,與外界山巒、水流、高架快速車道、建物群、行人等構成內外互映的情境空間,極富國際都會之時代特色,是從二十世紀跨越至二十一世紀,從現代走向當代的現代美術館。
北美館本期的展覽當中,本報特別要介紹的是兩年一度的台北雙年展(展覽日期2002.11.29~2003.3.2)。〈台北雙年展〉自九八年以來,已成為北美館所舉辦的重要國際大展。本屆邀請西班牙國際策展人巴特繆.馬力(Bartomeu Mari)與台灣策展人王嘉驥共同策劃。雙年展主題〈世界劇場〉(Great Theatre of the World)取自十七世紀西班牙被譽為「神學劇場」泰斗的沛卓.科爾德隆(Pedro Calderon de la Barca, 1600-1681)之同名喜劇。以〈世界劇場〉為名的動機與緣起,主要是針對二十世紀後期以來,國際藝術由原本形式、表現、純粹至上的現代主義美學,日益朝向跨領域與跨媒體發展的現象,提出積極的回應和對話。而晚近幾年來的國際當代藝術發展,藝術家逐漸大量使用劇場、戲劇、錄像、電影、聲光、音效以及新媒體等元素,來進行創作。從而,使得傳統以至現代主義時期以來的雕塑、繪畫、建築等藝術形式,得到極具嶄新創意的開拓。〈世界劇場〉的策展理念之一,即是希望提出有系統、有見地的策展論述,透過邀請多元而富於思維變化的藝術家及其作品,來為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當代藝術,提出一個具有前瞻性和未來意義的指標與方向。
資料來源:http://www.tfam.gov.tw/ 台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