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05

[專訪]畢業校友經驗分享 ,專訪陳定佳、林慧


 記者黃晶琳採訪/呂美雲 整理報導 】 
  為了讓口傳人瞭解畢業後的學長姐發展,將有一系列校友專訪,和口傳人分享畢業後的點點滴滴。本期和口傳人分享經驗的校友為,第五屆的陳定佳與第六屆的林慧。陳定佳現任八大電視台,廣告部的製片助理,林慧則任職於東森廣播事業部,擔任執行製作。
  對於畢業後為何決定就業?陳定佳表示,決定前評估過自己的情況,沒有考研究所的意願,因此決定直接就業。而林慧則表示,他原本跟大部分的畢業生一樣,想考研究所來逃避就業,但是,後來因為到地方台擔任企劃的工作,發現自己工作的感覺還可以接受,所以,便決定就業。
  在就業前所做的準備,陳定佳表示工作最重要的是心態上的調適,就業跟學生的生活差很多,如果真的想要做某項工作,首先,要先確定你的興趣,而興趣是建立在暸解上的,因此,你必須先了解你的工作性質。林慧則認為履歷表是很重要的一環,針對你要應徵的工作,將大學四年累積的經驗,與最好的一面呈現在履歷表上。另外,兩位在找工作時都有很戲劇性的過程,陳定佳想進傳播界,但沒設限,原本要應徵TVBS的助理導播,然後順便也到八大投了履歷表,雖然一直沒有接到通知,但陳定佳認為就算不被錄取,也想知道為什麼,於是就主動打電話去問,上午打,下午就接獲錄取通知,所以,找工作時積極是相當重要的。而林慧原本設定的目標並不是在廣播,後來,透過朋友的介紹,到才剛開台兩個多月東森廣播部面試,而在世新電台的節目製作經驗,與社團經驗對她幫助很大。
  至於工作性質,陳定佳認為廣告部門,很像一般的傳播公司,大部分都是接拍廣告,從器材、場景、廣告簡介、到節目製作都要做,甚至到最後要自己完成所有拍廣告的程序。而林慧是東森廣播,早上七點到九點新聞節目的執行製作,由於是開播的節目,所以,收聽率的壓力很大,而她負責的工作通常是,事前的資料蒐集、敲來賓通告、財務管理、叫主持人起床等,相當繁雜。
  口傳所學究竟在工作上是否有所幫助?陳定佳表示,口傳系學生表達比較有條理,不過社會上的人對口傳比較不了解,而會有認知上的差異。林慧表示社團和工讀的經驗幫助很大。而系上所學的部分,則是馬國光老師平日訓練我們,由不同的思考角度去思考的思考模式。此外,系上學的大部分比較理論,在實務操作比較缺乏。另外,林慧認為好的表達能力,是一般傳播業的人都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口傳要另外發展出一項自己的專業是很重要的,而這部分就需要自己的努力。
  工作後學到的東西,陳定佳表示,工作後碰到很多沒碰過的機器,這就必須重新學起,而且必須要很快的上手。林慧認為在工作時,學到很多在學校沒有學到的,例如:控機,以及面臨突發狀況如何穩定處理。但最重要的是,要自己主動去學,因為出社會後沒有人會教你。雖然系上缺乏實際操作的機會,但是到社會上只要努力學都可以做的很好。另外,他們均認為銘傳大傳畢業的學生,擁有很大的競爭力,因為口傳系畢業的學生,也許有很好的企劃能力,但是卻比較不具備執行的能力,但是相較於銘傳的學生,他們在學校時,實務面上就學到實機操作,而也會有理論面的畢業論文的寫作,因此在實務面上就比我們有競爭力。不過,口傳也有我們很獨特的優點,就是在思考上會比較有深度。
  給口傳人的建議,他們認為現在大四即將面臨就業或升學的口傳人,要誠實的面對自己,是否真的很想考研究所,或者只是逃避就業。也許工作一陣子後,對自己所欠缺的東西,有一定了解之後,再去唸研究所,會學到比較多。而她們也建議,有機會實習時,應該與實習時的前輩,建立深厚的友誼,對以後找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並且實習時,不要忘記你代表的是口傳系,應該要更認真、更努力的主動學習,讓實習的單位對口傳系有很好的印象。此外,應多多充實自己,想要做什麼馬上去做,想要學什麼,就把握機會好好學,從學習中找到之後工作與人生的目標。

[活動]口傳系慶十週年 活動登場囉


【 記者陳詠詩整理報導】
 
       世新口語傳播學系將於六月歡度十歲生日,為迎接這個特別的日子,口傳系將於今年六月推出一系列的活動。
       首先登場的是於六月上旬舉辦「蕭宗讓講座」,邀請目前任教於美國丹佛大學、藝術人文社會學院人類傳播學系,並曾先後擔任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ICA)、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NCA),兩大傳播學術組織理事長的-----Frank E﹒X﹒Dance前來本校擔任講座,主題為「探傳播的源尋溝通的根」,總共舉辦三個場次活動,性質皆為對外公開,免費入場,歡迎您來參加,共襄盛舉。
     第一場為全國公開性演講,於6月2日(週日)上午10:00 ~ 12:00,於世新大學大禮堂A201會議室舉行,題目為「媒介的根源:從牙牙學語到網際網路」,本場演講會現場備有中文口譯。
     第二場活動為實務應用專題演講,於6月4日(週二)下午14:00 ~ 16:00,於國父紀念館的演講廳舉行,主題為「組織發言人制勝之道」,本場也有中文口譯。
     第三場活動為學術研究專題演講,於6月6日(週四)上午10:00 ~ 12:00,在世新大學大禮堂A201會議室舉行,內容為「傳播教學在二十一世紀必須存在的理由:我看傳播教育的未來」,本場全程則以英文進行。
     本次活動內容精彩,除了讓您一睹大師風彩,更帶領您進入口傳人的世界,讓我們一同為口傳十週年慶賀,後續還有更多精彩的活動,我們竭誠歡迎您一同來參與。

[專訪]專訪口德運動倡導人嘉義大學余玉照先生


記者李慧君採訪/呂美雲整理報導
嘉義大學副校長余玉照先生,發起全國性的『口德運動』,這項運動獲得今年一月召開的大學校長會議決議支持,其宗旨在針對目前社會上,有些人常口不擇言或是滿口粗話,嚴重影響社會風氣,因而倡導全民一起說好話、造口福。為了更深入了解活動內容及目的,特地專訪余副校長,讓口傳人加以暸解口德運動並進而參與。 
余副校長本身喜愛作詩、寫對聯,他特別透露他曾寫下有關口德的對聯。上聯是:發揚口德添福慧,下聯:圓融溝通結善緣,橫匹:多說好話積功德,另外還將五福臨門中的五福更改為:知福 惜福 保福 造福 傳福,意思是說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福,知道什麼是福後就要珍惜它、保護它,另外更要創造福,再將福傳給大家。他笑笑的說,雖然他對佛教概念有些涉入,但是將福傳給別人是不分宗教派別的。
這項「口德運動」,余副校長表示不是最近才提出這項看法,早在他還在美國紐約擔任中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時,就已經提出這項觀念。同樣也是中華民國演說藝術學會名譽理事長的他表示,現在各大學校長,以及其他相關團體,都很支持他的理念,因為這是一項文化建設,也是心靈改革,他認為實現理想將指日可待,但其成果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口德運動」的方程式:口才+口德=口福,余副校長簡要的道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有口才的人,更要有口德相助,這樣就能創造口福,促進社會的和諧,而不是造口孽,用語言傷害人,口福不只是指口腹之欲,也可以指說好話,造福群眾。他說現在有很多的衝突,是因為用不對的方式,以及不得體的內容,而造成不良的溝通。因此現在大家必須要好好的學習人際溝通,了解如何正確的與人應對。他表示,他個人非常重視家庭溝通,因為當你和父母、親戚、或兄弟姊妹溝通時,常常會覺得彼此關係親密,而忽略了說話的禮貌,但對陌生人的態度則是恭恭敬敬,其實正確的觀念是:不論對方是誰,都應該小心的說話應對,而現代的人卻反其道而行。
或許有人說,現在教育水平高,為什麼還是有人出言不遜呢﹖余副校長認為EQIQ,也就是EQ高的人IQ會高,但是IQ高的人EQ不見得就高。雖然現在口才好的人一大堆,但不一定就具備口德,很多人常因為恃才傲物,所以講話不留餘地,引發許多不必要的衝突,或是扭曲別人的意思,造成紛爭,因此就算教育水準高,自己本身不好好的自律也是徒勞無功。
可能有人對「口德運動」提出這樣的質疑:「為何不先糾正立法委員或是政府首長的語言,從電視媒體中到處可見立委質詢時,口氣差或是爭先恐後的發言或是譏諷被質詢者,還有政府首長只會說好聽的官話,反而是要求學生實行口德運動」?余副校長提出澄清,其實「口德運動」是全民運動,不是針對某些團體提出的,因為現在的提案只是剛起步,如果特地指名某些團體,某些團體就會認為說,你針對我提出這項運動是什麼意思,就有可能會引起此團體激烈的反彈,使得整個計畫失敗,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不是不對政府官員提出意見,而是希望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實踐理想。
另外會不會因為只顧說好話,而流於「巧言令色鮮以仁」的弊端呢﹖他堅決表示絕對不會,因為在他的<修煉口德樂無窮>的文章中,提出「十要十勿」的實踐準則中,第四項<要就事論事,勿攻擊人身>、第五項<要合理斷論,勿以偏概全>,就指出必須要就事論事,但是不可以作人身攻擊,只要一切以理作為根基,適當的批評是可行的,所以不必擔心有人會為了不傷和氣忍氣吞聲,或是說好話欺騙別人。余副校長特地舉了一個例子:一天,張太太溜狗溜到尚太太家門口時,張太太的狗就在尚太太家門口方便了起來,尚太太一看到如果是和氣的說,你的狗怎麼在我家門口方便,張太太妳可以清掉它嗎﹖希望下次不要再這樣了,結果就會是一個和平的落幕,但是假如尚太太破口大罵說,看看吧!什麼人養什麼狗,這將會造成不可避免的衝突。因此看出語言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一個極重要的角色。
最後,余副校長表示最近為了積極實行計畫,不斷地受邀到處演講,推廣他的理念,也發表了很多有關「口德運動」推行方法的文章,他還表示不久後會發行相關書籍,以及搭配歌曲<我為你祝福>,將「口德運動」大為推廣,也希望想邀請他演講的人,可以直接連絡他,他很樂意為大家服務。
落實「口德運動」並不是件難事,只要每個人從已身做起,再利用口語傳播的力量將「口德運動」推廣出去,那麼這項文化建設的成功指日可待。

[活動]世新巡禮 口耳相傳


記者翁筱軒採訪/呂美雲整理報導 

世新大學為迎接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從83學年度開始舉辦「世新巡禮---大學生換你做做看」的活動。今年依照往例,開放校園歡迎參訪的學生。
參觀的方式有兩種,自三月一日至三月二十日是「翠谷遊覽隊」,由各所高中自由選擇參觀的日期,一窺世新大學的硬體設備以及校園風光;第二種方式是「世新探險隊」,分為四個梯次,在320日、22日、27日、29日,由學校挑選的九個科系,設計探險內容。
參加這次世新巡禮,口傳系的工作人員,為口傳系學會會長蕭羽廷、副會長黃柏凱、口三甲李逸虹同學、口二甲蔡涵妮同學及口一乙廖英志同學。參訪流程為,播放錄影帶---介紹世新校園、系上老師們的授課情形、系主任致詞、及口傳系學生的實務觀摩辯論賽,最後是系主任的Q&A。於星期五來訪的學生,還有機會一賭馮翊綱老師上課的風采,以及在校園女主播活動中,大放異彩的口傳系學生。
根據口傳系學會會長蕭羽廷與副會長黃柏凱指出,今年四個梯次的人數,與去年每梯次至少30人,比較下大為減少,而且今年報名的學生,在參觀世新大學之前,均對口傳系不太了解,因此在活動結束後,也無法使他們對口傳系有更濃厚的興趣。除了原本便對演講、辯論有興趣的學生,透過這項活動對口傳才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這項「世新巡禮─大學生換你做做看」活動,是由各校高中的輔導室代為宣傳。來參訪的學校,以及知道這項訊息的高中大多為北部學校,如何讓更多高中參與,便需要再思索活動的宣傳方式,及增加活動的可看性和有趣性。畢竟參加各大學舉辦的活動,也是一種了解大學生活及各大學的好方法。

[活動]活力四射 口傳啦啦隊

記者溫欣儀採訪/呂美雲整理報導


世新大學校運會即將於五月五日舉行。舉凡賽跑、接力、趣味競賽……屆時各系選手們將在運動場上盡情揮灑汗水,爭取榮譽。而校運會的重頭戲,快樂與活力的啦啦隊比賽,自然是場上囑目的焦點。
口傳系的啦啦隊,從前幾屆開始,都一直維持在四名之內,更在去年榮獲第二名的殊榮。正因為這樣輝煌的成績,口傳人對今年的比賽更是期待。口傳啦啦的魅力在於,沒有昂貴的師資,卻有一群優秀的學長姐。而口傳啦啦的傳統便是,大二、大三同學設計舞蹈動作,大一同學上場發揮。
這一屆活動的主要負責人是三甲的高涵怡同學,二甲林憶婷同學與二乙林羽珊同學則各負責一段舞蹈動作,特技則由二甲同樣也是Monster成員的王文琪同學設計。雖然大一同學是從寒假過後才開始練習的,事實上,這群幕後小組可是從一月就在默默運作了。
至於設計舞蹈、特技的靈感是來自何處,林憶婷同學表示,「由於日本、美國在啦啦隊發展方面較台灣進步得多,因此在動作的表現上,便成了他們重要的參考資料。他們也會依據目前最流行的動作,設計出最可讓學弟妹充分發揮的動作。」
當然,在這些過程中也是會遇到瓶頸的。林羽珊同學表示,「設計舞蹈時必須考量到學弟妹的程度,畢竟他們多數都是舞蹈的初學者,在難易度上,就必須做適當的調整。」此外,在特技方面也必須考慮到男生的人數問題,倘若人數不足,有時就必須降低特技的難度。
至於一年級的同學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態參加,其實一開始大家多半抱著好玩的心態。一甲的洪小婷同學表示,「因為覺得好玩,又可以減肥,再加上羨慕學長姐輝煌的成績,因此便加入了這個團隊。」或許一路走來,有苦有樂,有歡笑也有淚水,但如今大家都希望在舞台上展現自己力與美的一面,留下難以忘記的美好回憶。
口傳啦啦展現了口傳人的團結,就像王文琪同學在練習時,對大一學弟妹所說,「過去在我們一年級練習時,學長姐對我們的那份用心,如今,我們回報在你們身上。」就是這樣代代相傳的心意,使得他們更強更團結。
身為口傳人,無論是否為啦啦隊的一員,別忘了在五月五日的運動場上一同為他們加油打氣。

[宣傳]不可不知的口傳~~「系棒」


 記者吳多邦採訪報導 】
        本次的大傳盃棒球邀請賽中,世新口傳系棒第一戰對上輔大新傳系棒。大傳盃賽程中,口傳系棒拿下大傳盃分組第二,這次勝利改變口傳系棒在明年的決賽權從機會不大變成指日可待。 
        口傳系棒成立已有五年,但因為草創時期的人數不足,使得在組成前兩年,一直無法參加當時已舉辦三年的大傳盃棒球邀請賽,到了第三年才湊出十餘人,勉強參與一年一度的棒球聖事。雖然順利參加比賽,但口傳系在運動項目上的致命傷,便是男生人數太少,這個問題在系棒中一覽無遺,因此系棒的出賽人數到現今仍是一大問題。 
        直至去年,具有長打能力的黃上豪同學加入了,他不單只有攻擊火力,同時也具備了相當的守備能力,讓球隊的素質有了明顯的提升。因此,在本年的大傳盃當中,系棒拿下了正式比賽歷史中的首勝。今年,由於口傳大一的男生增加許多,使得系棒新血的數量也大幅成長,新進球員不只是有心參與,更具有相當水準,此一變化使得去年已成長許多的系棒在今年提升更多、實力更好。 
        本次大傳盃棒球邀請賽中,口傳系棒第一戰對上輔大新傳,系棒先發投手王牌張家齊,他在一局上的投球僅被敲出零星安打。雖在比賽過程中失掉了一些分數,但到了下半局,都能搶回失分,增加球賽的精采度。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賽進行到最後一個半局,口傳系仍落後一分,在接連的安打及保送之下,迫使比數被扳平。當時兩出局,超前分在二壘,接下來的打者是第八棒的投手張家齊。當時情況只要打者擊出安打,即有機會獲得比賽的勝利。當場邊所有球員都屏氣凝神時,張家齊不負眾望敲出沿著三壘邊線穿越的再見安打,帶領著口傳以一分之差,氣走輔大新傳,獲得最後的勝利。
        棒球本身是一個極需「團體」戰力的運動,少數幾個人擁有相當高的能力,但大多數的人能力不足,是沒有用的,所以在有限的練習中,球員們都能到齊,才能對整體戰力有長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