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1/17

[專訪]馬國光老師

記者林孟勳、林君芸、王心怡採訪黃奐臻整理報導 

  隨著期末考的結束,本學期也到了尾聲,緊接著來到的一件大事是下一學期的選課階段。身為口傳系的一員,四年之中,對於每一個課程的內容,都應多加注意,看看是否都符合自己的興趣及需要。因此,為了使同學們能更了解系上所開設的課程內容,本期電子報為大家專訪了於大二、大三分別開設選修課——美學及平面媒體評論寫作的馬國光老師,請他為我們談一談這兩門課程的主要內容。
        平面媒體評論寫作的課程內容,以較籠統的方式來說,就是教學生如何寫出一篇好的社論。對此,或許有些人會存有錯誤的想法,認為就像寫作文一樣,但基礎的寫作訓練,其實早在高中甚至是國中階段就已訓練完備了,平面媒體評論寫作這門課是訓練學生以多方面的立場角度、更深入的想法,去對一件事情做出評價,不限於時事,其它諸如藝術、電影等,都在其範疇內,因此,同學們若想要修習這門課,對於許多課外知識的涉獵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閱讀,反覆的思考,對文字的熱愛,都是不過分的要求。至於在課程上的安排,一星期寫一篇社論是馬國光老師對學生基本功夫的要求之一,但馬老師並不批改學生的社論,而是和每一位學生約在研究室,花上大量的時間一起檢閱學生在寫作及思考上的缺失,這並不是每一位老師都可做到的,但馬老師卻願意這樣做,這是他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相對的,對於那些草率的、心中只想考試過關的學生,馬老師也絕不會手下留情。
認真的教學,同樣的,馬老師也希望能獲得學生熱情的回應。
至於美學,則是馬國光老師所開設的另一門選修課程,這門課所指的美,並不是庸俗的指外在形體上的美,美可以有很多種,可以是欣賞一幅中國畫,並和朋友們一起討論中國自古以來在繪畫方面的轉變;或是欣賞一首詩、一齣戲劇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課堂上的教材。馬老師表示,其實美學這門課,實質上並不能給同學們一些技能知識上的幫助,更精確的來說,它所能帶給同學的,是氣質的培養與心靈境界上的提昇。
訪談的最後,馬國光老師想要跟同學們勉勵的是——作為一個傳播學院的學生,對公共事務的了解應該要多過於關心自己的學業成績,不要太執著於分數上的取捨,重要的是,無論修習哪一門課程,都應當要有屬於自己的收穫才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