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雅婷、呂佳容、蕭玉麗採訪/黃奐臻整理報導】
全國獨一無二的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即將在92年成立口傳研究所。注重口語表達與人際溝通的口傳系,本來預定在91年,也就是口傳系建系十週年完成招生,但為何會延遲至92年呢﹖成立的過程中是否有某些困難與阻礙﹖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92年之星---口傳研究所的神祕面紗。
為什麼今年才通過成立口傳研究所的方案呢﹖根據口傳系系主任黃鈴媚表示,學校本來既有的政策是希望傳播學院一些性質比較接近的科系,合併成一個研究所,所以早先只有傳播研究所,並沒有打算各科系成立各個專屬的研究所,這是一開始成立口傳研究所首先遭遇到的困難。
後來整個學校政策方面的改變,加上牟宗燦校長接任後,強調要發展出「小而美的校園,但是侷限於不大的校區,無法增加量,所以校長著重質的提昇,也就是廣設碩士班。口傳系黃主任說,雖然沒有在建系十週年完成招生,算是遺憾,不過能在92年成立口傳研究所,對本校和本系都有鼓舞的作用。
口傳系系主任說,成立口傳研究所的目的,一來為了因應目前國內走的高學歷發展路線,也就是絕大多數的人讀完大學還會繼續深造。口傳系是個相當特別的系,在亞洲也算是獨一無二的,不能一直只有一個大學部,必須因應時代潮流,設立研究所,提供同學們繼續深造的機會。二來宣傳口傳系。國內大多數的人對於大眾傳播相當熟悉,反而對口語傳播很陌生,其實在國外,口語傳播的歷史發展,反而比大眾傳播來的更悠久。
那麼口傳研究所的課程規劃會像國外的一樣嗎﹖口傳系沈錦惠老師說,其實老師們都很感慨,因為台灣的教育體制下,讀書是為了保障未來的飯碗,因此忽略了理論的重要性,讓學生們只求能學到實用的知識,而國外則強調理論的薰陶和觀念的整合,他們認為這是創意的來源,而實用技能只需在職業學校學即可。
近年來失業率節節升高,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口傳研究所畢業後的出路是什麼﹖沈老師說,因為口傳系強調的是溝通的能力,所以可以朝向教育訓練、商務行銷、人力資源、諮商顧問…等,大致以語言溝通的職業為主要發展。由於口傳系畢業的學生沒有對應的職業,往往在面試時總是在最重要決定性的那一刻展現長才,從眾多競爭對手當中脫穎而出,所以同學們不必擔心口傳系畢業找不到工作。
明年口傳研究所即將招生,系主任期望今年的招生能將市場區隔,也就是讓報考的學生了解到口傳研究所碩士班和其它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班是不一樣。因此在考試科目上也做了一個大膽突破,除了傳播理論、英文、國文,還加考語言學,希望對口傳研究所有興趣的學生,能針對語言學做更多的努力,當然這個決定有一定的風險。而口語傳播學系最重視的就是語言,因此,也希望透過考語言學來篩選出真正對口語傳播有興趣的學生。
想進入口傳研究所的同學,不要在門外觀望、等待了!92年之星的口傳研究所即將成立招生,是否會在成立後的日子看到你們的加入呢﹖我們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