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12

[專訪]談笑風「聲」—馮翊綱

記者程靜如、陳纓聖、沈艾亭採訪黃奐臻整理報導 
  
      「相聲」的起源約略在清朝,於清末開始鼎盛,在民國30年代特別興旺。它是一種由言語傳達,以逗趣、諷刺、機智、幽默的口吻,所形成的一種表演型態;有一人獨自演出,也有二、三、五人一起聯合演出等,在當時即風靡了許許多多喜愛它的大小聽眾,一直到今天,人們對相聲的喜愛程度,仍不下以往。而在系上開設「語音表達藝術」等選修課程的馮翊綱老師,對於相聲更是有著超越一般人的熱衷、專業和自己獨到豐富的見解,故本期電子報為大家專訪到他,希望藉此次的訪談,讓讀者對於馮老師及相聲都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馮翊綱老師於民國77年和宋少卿一起創辦「相聲瓦社」,當時宋少卿大一,他則是個大四的學生,也因為如此,從此和相聲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表示,相聲本身即是一種「表演藝術」。而所謂的「表演藝術」,指的是演出者和觀眾之間直接面對面的接觸交流,也就是現場的參與。因此,如果我們未曾真正的在現場觀賞過他的演出,那麼就不代表也不能說我們曾經看過他的作品。而「相聲」本身也是一種藝術品,有人認為它的意涵要深一些,有人認為要淺一些,關於這點,馮老師認為,欣賞介面較寬廣的,也就是大眾化、娛樂價值偏高的作品,最能夠被人們所接受,所以他採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創作。
 
 
   然而,在說相聲這看似輕鬆好笑的外表背後,所隱藏的辛苦和付出是難以計量的,也許要經過幾百次的練習之後,才能夠遊刃有餘、悠遊自在的站在舞台上進行演出。從開始到結束的點點滴滴,在在都是心血的結晶!就好比王俠君的藝術作品,也許外人會覺得它不過是一塊有造型的玻璃,為什麼能賣到十幾萬的價錢?然而,如果換個人來做做看呢?藝術就是這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面對大眾的藝術,我們常會覺得它好像很容易、很平凡,實則不然;但,換個方向思考,能看出它的平凡也是不錯的,因為觀眾既然認為它平凡,就代表它能更輕易地被眾人所接受。
 
 
   在問及馮翊綱老師的風格和其他兩位相聲前輩魏龍豪、吳兆南先生有何差異時,馮老師笑著表示,其實他並沒有刻意地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甚至在當年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模仿兩位前輩而作,只是後來作著作著,就做出了一種屬於自己的風格了!
 
 
   而當初之所以會進入世新大學教書,是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下,接受了馬國光老師的邀請,之後,他發現原來自己的許多老朋友也在這所大學服務,因此,更加強了他待在世新的決定。學生時代的馮老師,秉持著「獨立思考」的原則來面對許多的事情,現在的他更鼓勵我們,身為一個自主的大學生,必須培養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他指出,口傳人的特質「活潑有餘,深入不足」,故查資料的能力有待加強。因為,無論發表各式的言論、文字,對於資料的考察,都必須引經據典,有所依憑,不能老是以自己的想法來做事;要願意走入圖書館,充實豐富自我的知識涵養。
 
     
今年是馮翊綱老師在世新任教的第五年,無論各方面,馮老師都極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除了在表演、主持、教書上都有著亮眼的成就之外,今年更入圍了十大傑出青年!雖然未能得獎有些令人失望,但他還是對自己很有信心,因為他還年輕,可以再接再厲!至於對自己的近程期望,馮老師表示,他可能會在明年的上半年再回到學校進修,目標是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博士,而這種不斷求知的上進精神,身為學生的我們也應該以此為學習標的,並仔細地思考如何利用大學四年的時間,好好累積自己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