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12

[專訪]漫談禁煙-馬國光老師(世新大學落實禁煙活動之推行人) ~精選話題

【 記者黃筱築、葉淑蓉、林芝瑤 採訪/黃奐臻整理報導
 
     「我認為全世界都應該禁煙。」這是馬國光老師在正式進入世新校園禁煙主題時所下的第一句肯定語。馬老師表示:「中國於十九世紀末期所爆發的鴉片戰爭,為煙害問題帶來了莫大的震撼,但是,人類世界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場浩劫應該給我們後來的世代帶來什麼樣的教訓。當時吸鴉片的人口遠不如今天抽香菸的人口,但鴉片對人的傷害有多大,我們今天似乎沒有特別去追究,只是感覺到那時的鴉片消耗了中國許多外匯。而在那個鴉片氾濫的時代,雖然鴉片價格十分昂貴,但仍有許多廉價的方法可以享受鴉片,然而,相對於今天的紙煙而言,紙煙以比鴉片更低廉許多的價格在世界各地販售,每一個人都可以很方便的在街頭巷尾就買到,也因此在現今社會中,反煙反而比當年反鴉片困難許多。許多香菸有合法的包裝,不但是合乎於法律,也迎合了人性,例如:抽煙其實是沒有希望的,但它的牌子卻叫做希望;它是讓人短命的,但它的牌子卻叫做長壽。」而馬國光老師之所以會提議落實世新大學全校禁煙的宣導活動,乃是因為校規中有明文規定校園內是禁止吸煙的,然而,校園內總是有很多的煙蒂,而這個情況也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他認為,如果在一個環境中想要禁煙,就應該徹底執行,這也是學校在校規執行層面的一個信用問題,而這個信用所保護的對象,則是大多數不吸煙的師生,因此,他才會提出加強宣導的主張。
 
在這個禁煙活動中,最大的主力除了學校的行政單位、老師之外,董氏基金會亦提供了相當多的協助,尤其是在基金會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仍不遺餘力提供了三個禁煙看板、數十張宣傳海報及許多相關資料給馬國光老師,用以協助整個活動的進行,實在功不可沒。
 
此外,整個活動中,師長也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在戒煙這個問題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沒有所謂師長與學生的差別,不能以為身為師長就有權利去汙染這個環境,而相對的,學生也有要求師長不要讓他們吸二手煙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拒絕吸二手煙,甚至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不願意聞到這個味道。」禁煙本來就應徹底落實,不應該在想到煙究竟對我們有什麼傷害時,才被動地去禁煙。
 
馬老師認為,現在是一個多元而又有充分個人自由的社會,也因為如此,有些人就認為法所不禁之事皆可為之,但,法律往往是最不得已時才使用的最後手段,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應該比法律多一點,這也是一種道德性的覺醒。道德,是我們和別人的關係中的問題,而吸煙這件事情,突顯了吸煙的人並不在乎、不珍惜自己和別人的關係,也顯示出他們的無知及不負責任;相對的,不吸煙的同學們的健康受到了危害,然而,他們卻沒有勇氣站出來捍衛,這也顯示出一種現代的懦弱。當我們做不對的事情時,有些人很勇敢,但在做對的事情時,卻反而顯得退卻,是非顛倒,莫甚於此。
 
在活動進行的後續發展上,馬國光老師認為,或許可以張貼更多的標語或製做一些可以別在身上的小徽章……等,來增強宣導的力量。小徽章的意義類似於黃絲帶,是一種符號,而它所傳達的訊息則是:請你不要在我面前吸煙!
 
對於整個活動的成效如何,馬國光老師表示,如果我們做事情只關心結果,那就什麼也不用做了,但是,他不希望這整件事變成一個笑話。牟宗燦校長和馬老師談到這個問題時,也達成一個共識:我們不期望能有立即的效果,但,毫無疑問的,情況的確有改善,我們也將以最大的耐力及決心,循序漸進地推廣下去。馬老師認為,在採取言論和行動之後的成效如何,他沒有辦法掌控,可是,他要讓所有學生看到,有一位長輩說了,而且也做了!吸煙問題若不能改善,他就會一直做下去,讓吸煙者知道我們是不會退讓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