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部分同學反應系上在三、四年級的課程安排比重上,明顯比二年級時繁重,並有大四同學反應,由於校內課業的繁忙,時常沒有多餘的時間準備研究所應考的科目,或是做畢業後的生涯規劃。
針對這樣的情形,在本學期結束前,電子報做了一個試探性質的問卷調查,對象為本系三、四年級的學生,共發出125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12份,無效問卷13份。主要內容著重於系上三年級與四年級的排課方式,希望了解系上同學對於課程配置的意見,並將意見提供系上老師,作為新學期的排課參考。以下是問卷調查結果。
先就現有課程的安排討論。以必修而言,三年級上下學期共有語言與邏輯、傳播理論、量化研究方法、辯論學、質化研究方法、組織傳播;四年級上下學期共有談判理論與策略、口語傳播專題研究、口傳經典選讀、人際勸服。平均而言一學期必修學分大約在6~8學分左右,其實並不算多,不過在課程的內容上,幾乎每一科都是需要花費許多心力去閱讀或準備。在112份有效問卷中,對於「整體而言,與大二的課程比較起來,您覺得大三的課程?」有71%的同學回答「過於繁重」、4%的同學回答「較重」、而有18%的同學回答「一樣重」、最後有7%的同學「沒感覺」;而單就四年級的課程而言,也有51%的四年級同學,認為「過於繁重」。可以看出有超過半數的同學,認為三、四年級的課程與二年級比較起來,仍舊有落差。
對於這樣的情形,我們希望能夠找出一個改善方案,因此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在問到「若可以變動課程,你希望的變動方式為?」回答「刪除某些不必要的課程,並多加一些新課程」有13%、選擇「將某一科目移至其他年級」有38%、而「增加某些科目時數,將一學期改為全學年」有17%、認為「維持原有課程」的有27%、其他方式有5%。由此我們發現,多數的同學認為在課程的配置上,可以做一些調動或調整,某些在三、四年級的課可以調到二、三年級先上,至於調動哪些課比較好呢?我們有更深入的調查。
就選擇「將某一科目移至其他年級」的同學,我們進一步詢問他們認為適合調動的科目,「適合調到大二的課」最多人選擇「傳播理論」,有12%,其次是「辯論學」與「組織傳播」,皆有8%;而在「適合調到大三的課」,四年級的同學認為最適合的是「人際勸服」與「談判理論與策略」,有14%的大四同學選擇。對於「增加某些科目時數,將一學期改為全學年」,有8%的同學認為應該將「傳播理論」增長為一學年的課程,其次是將「質化與量化合併為一學年的課程」有4%的同學贊成。
此外,在問到「若時間允許,你希望能再上一次的科目是?」有5%的同學認為是「傳播理論」、「辯論學」、「說服理論」,主要的因素為「認為學習的時間太短,學習不夠完全」、「對升學有幫助」與「課程有趣」。最後,當問到四年級同學「整體而言,你認為系上四年的課程中,較不足夠的方面是?」有55%的同學認為是「新聞寫作」的課程,其次是10%的「邏輯思考」課程。
整體而言,對於系上課程的內容,同學並沒有太大的意見,主要的問題在於課程的排列配置上,二年級與三、四年級的落差太大,造成一段時間的不適應。若是遇到學期較短時,老師們趕課,學生也容易吸收不完全,且在課業的壓力上也倍增許多,因此普遍皆反應,系上在排課上應有所改變調整。
關於以上的問題,系主任在了解後表示,系上要更動課程不是主任或系上老師能夠自己決定,必須呈報到教務處,經過學校教務處的同意,不如同學想像中容易,因此若要更動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評估。不過,同學的意見,會在系務會議中提出,作為課程安排的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