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6/18

[活動]系友座談會實錄

記者黃柏鈞採訪/呂美雲整理報導

 為了提供有心繼續深造的學弟妹們一個準備方向,口傳系學會於5月15號,在世新大學舍我樓舉辦了一場學長姊座談會,與學弟妹經驗分享與交流。邀請了就讀師大圖文傳播所,第六屆系友鄭奕凱,以及目前大四但已考取交大傳播所的曾俊豪。
    首先鄭奕凱建議我們先了解自己的需求,確認自己的興趣及目標,是否真的要應屆考研究所,還是一畢業就先投入職場,等有需要進修時在考在職班。他表示在職班的錄取率跟一般生比起來高很多,幾乎是報名就會上的。而假如自己確定要考研究所後,就要開始選擇要考的學校,以三到五所為主。準備這麼多研究所的因素是在於,可以用相同的科目準備相同的學校,也可以避免失常時,沒有候補方案;而如果學校超過五所,可以說是勞民傷財,考到最後會沒有心情繼續,甚至放棄考試的也大有人在。另外,尤其要注意考試時間是否和期中考衝突,因為研究所不像以往的聯考,安排在學生沒有課的暑假。
而曾俊豪也分享自己的經驗,他表示政大和交大的考試日期衝突,交大傳研所較偏向科技方面,即使政大較有名氣,但還是選擇與自己興趣符合的交大報名。在考試科目的準備方向,共同科目如傳播理論,其實大家相差的分數不會太多,決勝的關鍵在於英文以及選考科目(三選一、四選一或六選一,通常有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管理學、經濟學、法緒等)的成績。如果要一次準備多所,讀社會學會比較方便,幾乎所有學校都把社會學列為選考科目。
鄭奕凱補充表示,錄取名額是依照選考科目的比例分配的。如某所收10人,70﹪的人選考社會學,其中只取7個最高分;20﹪選心理學的則只取前2名;10﹪考冷門的法緒,如果你是該科最高分的,那就恭喜你上了。
至於補習方面,兩位學長都有經驗,但也異口同聲地表示補習是非必要的。由於補習班能提供講義及資料,省了許多自己整理的時間,但其好處也僅止於此。在補習班上課後的學生答題時,容易有相同的答題模式、思考方式的傾向,讓改考卷的老師覺得千篇一律而無法拿高分。
至於要不要選擇推甄的管道,對此學長也說能多試就多試,訓練自己的臨場反映,尤其是口試的經驗。通常口試會有一位扮黑臉的老師,不用太怕他,還是以平常心應對即可。在答題方面,所要做的是「展現」,多搬人名、理論、術語,中英夾雜,點到為止的巧妙引用,能夠為自己的考卷內容添加不少分數。時間分配也很重要,若考題為四個申論題,每一題就只能用四分之一的時間完成,以免寫不完。看到不會的題目,也不要留白,盡可能地揣摩,因為空白是絕對拿不到分數的。
最後,鄭奕凱及曾俊豪給學弟妹一些建議:小心彈性疲乏,太早準備容易後繼無力,自己要能調適,對資訊要有一定的敏銳程度,也要持續培養英文能力,這是致勝關鍵不可忽略。在農曆年左右的時間,那時正要命題,非常容易出現那一陣子的時事題;考古題的練習,一定要把書讀完才能開始,可以請系上老師批改,補足遺漏的部分。另外,自己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擁有充分的準備並堅持到最後的人,一定能考取心目中理想的系所。「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考上研究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