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9

[活動] 未來何處去?—口傳系就業座談會分享職場甘苦

【記者王慈傑報導】

  口傳系「強化學生升學與就業競爭力輔導活動」之「就業座談會」於五月二十七日下午舉行,由葉蓉慧老師開場,邀請到系友吳鄭賢與黃毓玲來分享職場經驗,給口傳學弟妹許多未來就業上的參考。

  在「新極限廣告有限公司」擔任整合行銷部長的吳鄭賢,曾有「五專畢業、就業、再升學」離奇的過程,也是口傳系系網創始人。他透露是在工作後才發現自己五專的學歷不夠,於是當兵退伍後,先去工作,再插班進入口傳系。而之後就業的過程,吳鄭賢先是在「台灣電通」折了七年的廣告單,再輾轉進入「聯強」作了兩年包裝,才進入現在的媒體公司。

  提到如何選擇就業,吳鄭賢泰然自若地說:「考慮你的興趣,再考慮要怎麼維持生活,工作就是不要讓自己痛苦!」他認為,可以在學期間多參與社團,以及與同學之外的人相處、磨練,因為這可以讓人去嘗試平時不願意做的事,也可知道自己究竟討厭什麼、喜歡什麼。若畢業後決定就業,吳鄭賢建議學弟妹可以思考「要選產業?還是選職業?」,並為自己做「職涯規劃」,這也可以讓公司認為你是個很有想法與企圖的員工。最後,他也提醒大家,若是出了社會,想重新拾起書本,也別一頭栽進書本,因此與社會脫節,必須放下驕傲和多觀察,否則踏入職場,又得從零開始。

  而在《Dr.Beauty‧醫美人》雜誌擔任執行編輯的黃毓玲,一開場就指出:「人一生的跑得最快的高峰期,大約是二十歲到三十五歲。」這段歲月不論是選擇就業或升學,都是體力最好、吸收力最強的時候,因此她建議大家在這段期間,必須選擇自己想做的,努力衝刺,把做事的態度培養好。

  黃毓玲畢業後先到了「香港TVB電視台」,作了幾年以體力換取金錢的工作;直到遇上「蘋果日報」欲開發網路市場的契機,便投入能力需求很強的線上記者,每天除了採訪,更得親自剪接和配音。因為身為日報的記者必須很衝、很敢,也讓她慢慢在每天「求新、求快、隨時待命」的報紙生涯中,越來越清楚自己的目標,明白自己想要的是「經得起考驗的報導」,於是便投入雜誌一行。黃毓玲鼓勵大家勇往直前,找工作不要想太多,因為一切都是作了才會知道!

  即使媒體市場不景氣、人員編縮,吳鄭賢與黃毓玲都鼓勵學弟妹不要退縮,要好好加強自己的能力,因為在傳播界加薪都是根據能力;因此,在進入了傳播界後也不要忘了自我學習,才能有更廣的出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