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慈傑報導】
「我覺得音樂影響了我生命中的每一天,甚至可以說是無時無刻!」

在許多口傳系胞心中擁有神秘形象「音樂人」─陳彥伯,目前就讀世新大學口傳系四年級,因為在畢業前夕被《小世界大文山周報》報導在萬芳醫院當音樂義工而聲名大噪,也使得大家對向來低調的他,「音樂才子」形象更加清晰。然而,看似形象如此浪漫的音樂才子,由於多數人對藍調不甚熟悉的,往往難以將本人與「音樂」連結,然而,只要對藍調有所基本認識後,就會恍然大悟「喔!原來如此,他和藍調歌手雷查爾斯真的太像了!」
自小受音樂洗滌 因想當政府發言人考進口傳 走進陳彥伯的房間,除了基本家俱,映入眼簾的就是吉他、鋼琴等樂器,連電腦除了平常打字的鍵盤,也接上了創作用的keyboard。
說起陳彥伯與音樂的緣分,其實從他一出生就已注定。因為爸爸是畫家,媽媽是音樂老師,陳彥伯從小就接受不少藝術洗禮,也因此擁有紮實且得天獨厚的古典樂底子,啟發他玩音樂的天份。雖然高中曾在「熱音社」玩票性質組過樂團,但在高三那年,他卻沒選擇就讀音樂系,自信地抱著一把吉他北上,毅然決然地報考世新口傳系,在面試場上大方地展現音樂造詣。陳彥伯抓頭笑著說:「其實我一開始想成為政府的發言人。」
「曾經和音樂系的朋友接觸過,因為我本身比較喜歡藍調音樂,所以風格比較隨性自然,也發現跟古典樂不太搭,所以沒選音樂系。」然而,你若質疑「吉他是藍調嗎?」陳彥伯會堅定地告訴你:「吉他也有吉他的藍調啊!」
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 樂於用音樂幫助別人 然而,如願考上口傳系之後,因為身處在藝術資源豐富、表演機會充裕的台北,也激起了陳彥伯潛藏許久的藝術表演基因,正式開啟了他的音樂生涯。陳彥伯表示,來了台北之後,有了很多在餐廳表演的機會,當觀眾聽了表演,願意付錢給予支持,這跟聽到朋友、家人說好聽是天壤之別的肯定。因為這些肯定,也讓陳彥伯更堅定他未來表演與創作音樂的決心。「高中時曾想從事做造型、作美髮等職業,但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學。所以很高興現在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

平時除了自己會玩藍調,陳彥伯也有組樂團與同班同學一群人在餐廳表演,陳彥伯擔任主唱兼keyboard手,因此喜歡的偶像除了藍調歌手雷查爾斯,大多是地下樂團。「如果硬要說,像Tizzy bac那一類的吧!」另外,關於在萬芳醫院當義工,他也嚴肅地表示,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盡一份力,也很高興自己能用音樂幫助別人。
事實上,陳彥伯多年來持續不斷的創作,投稿給唱片公司,而基於創作不屑主流的刻版印象,他說:「已經將創作區分為兩部分,為了顧飽肚子,已經做好作品被修改的心理準備。」雖然因為把大半時間都奉獻給音樂,以致於陳彥伯犧牲了許多和同學之間的相處時光。但陳彥伯認為,有幾個可以聊音樂方面的朋友就很好了;如果太在乎別人眼光,而放棄自己想做的事,那才讓他覺得更辛苦。「做自己想做的事,怎麼樣都不會覺得辛苦吧?」陳彥伯堅定地說。
珍惜口傳所學 未來希望推廣藍調音樂 關於口傳系對自己的影響,陳彥伯表示,有時在音樂上和人有衝突時,就必須與人「伴揉」,練習去適當地溝通。除此之外,在口傳系學到的東西也對表演時和觀眾互動很有幫助,例如之前大三畢展曾當過主持人,隨便說幾句也能把大家逗得很開心,炒熱現場氣氛。「其實有時常希望能趕快畢業,但後來覺得好好跟隨口傳系四年的腳步,一定可以學到不少東西,有所心得。希望學弟妹們如果目前找不到真正想做的事情,不如就去學校好好上課,因為上課一定能學到很多東西,再從中找尋興趣吧!」若說起口傳的老師,陳彥伯表示要感謝的老師真的很多,但平時喜歡與主任秦琍琍聊天。「我喜歡她散發出來那種成功的氣息,會讓我想認真地去作每一件事!」
跟所有大四生一樣,陳彥伯也即將面臨畢業後的人生規劃。他表示,未來將以「推廣藍調音樂」為最重要的考量。「當完兵後希望能進入唱片公司工作,之後再出國進攻藍調音樂,回來廣開講座讓更多人認識藍調音樂,希望有朝一日能將藍調推行於台灣,不用每個人都會唱啦,讓大家懂什麼是藍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