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05

[專訪]政治傳播的推手


【 記者黃晶琳採訪/呂美雲 整理報導 】 

   政治傳播如何和口語傳播相結合?教授口傳三年級「政治傳播」課程,同時也為威肯公關公司負責人伏和康老師,將為我們一探其中奧妙。

伏和康老師69年自東海政治系畢業,之後繼續進修文化大學與中山大學,政治領域的碩士學位,現在在文化與北京大學修習博士。他說當初會跟政治傳播有接觸,是在研究所時期接觸一些選舉輔選的工作,再加上前考試院院長關中先生,認為選舉幾乎都與組織和金錢有關聯。因此關中先生結合一些研究生,希望利用文宣的方式,注入台灣的地方選舉。藉著選舉研究,了解地方政情;與利用文宣實地輔選,來提升台灣的選舉風氣。一直到78年,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將原本是義務性的輔選工作,轉換成一種商業的經營方式,進而創立了威肯公關公司。雖然「公關」有相當多的領域,但如何讓選民發現候選人,也需要有專業的人才,來處理政治宣傳的工作,再加上政治也屬於他本身的專業,因此便將威肯漸漸定位於以政治公關為主,把政治當作是一種商品來包裝。而威肯的四個服務面向包含選舉、政府行銷(政策宣傳)、遊說、商業(政商關係的建立)。其中又以選 舉佔最大的比例。

選舉不外乎是候選人的形象塑造和形象管理。又可細分成策略管理、形象管理、議題管理、新聞管理、危機管理等五項工具。其中又以形象管理最難,因為人是有情緒的,不像一般商品容易被塑造成一個正面的形象,因此人是所有商品中最難包裝的。但由於選舉的關係,候選人必須去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讓選民可以接受,所以政治公關的工作,就是因應社會變化,找出候選人的絕對優點和絕對缺點,突顯他的絕對優點和縮小他的絕對缺點,如此便可以成功塑造出一個容易被選民接受的候選人。

對於政治傳播與口語傳播如何有效結合,伏和康老師表示政治傳播這門課,除了讓學生對政治、和政治傳播有多一些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口傳系的學生,可以把口傳的專業與政治相結合。雖然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大多與口傳有直接或間接的相關性,但其中又以政治最為重要。因為,以一個政治家來說,無論他有多好的願景、多大的理想與政策,最終仍需藉著口語表達讓大家了解與信服。因此,政治說服力是相當重要的,而一般傳統的政治家卻依舊抱持著惜語如金,為政不在多言的觀念,不會善用語言來傳達訊息與信念。伏和康老師更引用趙怡曾經說過的話,『一般國民黨的政務官,有著不善與媒體作溝通的問題。』。所以口傳系的學生如何利用口傳的技巧,在這方面有突出的表現,讓政治人物視你為一個專業又重要的幕僚,是大家需要好好思考的部分。

伏和康老師眼中的口傳系學生相當活潑,卻有一個大部分學生都會有的缺點,便是缺乏討論。另外,在建立口傳系的權威與專業上稍嫌不足。而如何建立權威,伏和康老師建議,比別人表現更好,讓大家可以輕易的分辨出,口傳系學生無論是在口語技巧或思考邏輯上,和別人有很大的不同。他更指出系上游梓翔老師,就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無論是在出書,或者是其他相關的發表,都很符合我們口傳的專業,是一個可以學習的對象。此外,對於口傳人的建議,伏和康老師認為除了努力建立口傳系的權威與專業外,還要培養自身的競爭能力,在面對全球化的壓力下,除了跟外國人競爭之外,最重要的是跟同文同種的中國人競爭,尤其是大陸的中國人正在快速的進步中,競爭的空間也逐漸的變大,所以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是我們的首要之事。

『天天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天天找,有沒有更好的人才。』前一句是逼自己每天都要創新,後一句則是逼自己去尋找一個很好的團隊。這是伏和康老師天天想、天天做的兩句話,希望提供給大家作一個參考。更希望透過此次專訪,可以讓大家對伏和康老師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對政治傳播有更深的了解。除了努力朝自己目標前進外,也讓口傳邁向更權威和更專業的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