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已成立FB粉絲頁,請按「讚」支持:https://www.facebook.com/SCDEpaper ◎「Change Our 口傳」請將您的想法、看法甚至疑問傳至Email:scdepaper@gmail.com
2001/08/06
[新聞] 口語傳播大不同 ~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
【 記者陳璽曄採訪報導/李瑾文整理】
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是位於花蓮的東華大學,由原住民民族學院所成立的一個新穎的學系,大部分的人都對它感到很陌生,今天就讓我們來解除大眾對它的迷惑,對於社會大眾又可多一個不同的視野。此次不同於以往的面對面訪問,是透過電話訪問到原住民民族學院中的鄭小姐,藉此訪問來使更多人了解這門學系的相關內容。
一、科系設立的動機
主要是針對原住民社會的需求而設計出來的,由於原住民的文化在現今的社會仍然不被許多人所重視,因此原住民文化有漸漸式微的情形,針對這種現象就設計這門科系讓原住民的文化可以保存下去。
二、招收此科系學生的傾向
其實設立此科系是特別針對原住民的學生,但是如果非原住民的學生對於原住民的文化有特別濃厚的興趣,當然也是歡迎他們 的加入,且原住民民族學院又細分為民族文化,民族語言與傳播,其中民族語言與傳播有很多類型的原住民語言,針對這些不同的語言,都是邀請專研此語言的老師來教導,課程的內容也有教導同學聽、寫、說的能力。
三、此科系與一般的語言科系的不同
此科系的建立是基於原住民語言已有不斷流失的現象,希望藉由這門科系訓練原住民,加強對於他們自己母語的熟悉度,讓原屬於原住民的語言能夠一直被保留下去,加上他們會透過地方電台讓他們的母語藉此機會傳播出去,使一些原住民的同胞更熟悉自己的母語外,也可以讓社會上的一些民眾有機會接觸這些不同於國語,而與我們共存於台灣的其他民族語言。
四、對由此科系所畢業學生的期許
期望這些學生畢業以後,能回到自己生活的部落來拓展自己的母語,也讓自己的母語能夠與主流社會的距離越縮越近,這樣一來他們與主流社會就會更有接觸,民眾對於原住民這三個字也不會有距離感,其實當初建立這門科系,積極的訴求是希望能夠找回流失的原住民母語,因為現在許多原住民的小朋友已經忘記屬於自我的母語,這種現象就如同沒有根的人一般。因此由此科系畢業的學生肩負將自己母語傳達給社會大眾的責任。
五、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的課程與基本資料
本系修業總學分為135學分,內含校定通識課程部份45學分,專業必修部份43學分,專業選修部份47學分。 本系為配合原住民需要,並培養原住民語言保存與傳播發展所需人才,課程規畫原則與特色特別著重理論與實務之結合,使本系成為培育原住民語言與傳播基礎人才之搖籃。本系課程重點以增加學生對民族語言聽、寫、說之基本能力與傳播媒體之運用能力為主,並透過完整的學科訓練,使學生對原住民民族語言保存與傳播發展具研究、規劃、實踐及應用之具體能力。
根據國家及原住民的實際需求,在培育目標上重點放在培育原住民適切需要的民族語言傳播人材為主。配合原住民地區教育人員的養成回流計畫,提供學生多元選修教育學程或輔系之管道,期能使本系畢業學生均能優先選擇回流及返鄉服務,達到民族語言人才生計保障與部落文化傳承教育相輔相成之最大功效。
這次的訪問相當特殊,鄭小姐表示以後將會有更多認識原住民文化的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也希望如果有類似的活動,大學生應該多多參與,來增進自我的生活經驗。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籌備處
電話:(03)8662500#31504~7
Email :cis@mail.ndhu.edu.tw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一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