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7/05

[專訪] 馬國光老師看壹週刊


【 記者王美淳.官惠琳.徐培芬採訪報導】

   此次 我們對老師所專訪的對象是位著名作家,他是誰呢?他就是本系德高望重的馬國光老師,就是平常同學們所尊稱的「馬老」。大家曾在電視台看過馬老師對壹周刊的評論,這也是我們想要訪問的動機,主要是想請教老師對於新雜誌-壹周刊的一些個人看法。馬老師表示,他平常很少時間看雜誌,不過家裡有訂一些雜誌例如:天下,康健,國家地理,牛頓,講義,讀者文摘等等。


  一、對壹週刊的整體看法

    馬老師對壹周刊的未來抱持不樂觀的看法,他認為壹周刊花費八千萬,要在半年內回成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上台灣有許多類似狗仔隊的媒體,壹周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在一般讀者的心中它帶給社會的影響力都是負面的,相較之下,它的優勢又不易展現出來,反而會使讀者更反感。

  二、壹周刊具有主動找新聞,又擁有證據?

    馬老師針對這項看法不以為然,他認為台灣的記者和全世界的記者比起來是最辛苦的,因為他們常常要自己去找新聞,並不是如外界所認為一味地等待新聞。壹周刊也是主動找新聞,但狗仔隊只是一味地挖掘他人的隱私,雖然在隱私與新聞之間也有重疊的地方,但在社會上,道德觀念一直是被人民所重視的,如果不斷地窺探他人隱私,久而久之,還是會令讀者反感。至於擁有證據,馬老師認為所有的新聞媒體都希望自己報導出來的東西是擁有證據的,擁有證據才能對讀者產生說服力。      

  三、壹周刊日前報導藝人吳宗憲事件與闖入官邸事件

馬老師將這則新聞視為後設現象,雖然壹周刊一直強調他們是報導事實,不過此次所報導的是別人故意讓他們報導的事,這顯示他們並不是聰明的狗仔隊,而是愚笨的狗仔隊,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他們的做法不僅沒有增加讀者對他們的支持,反而使讀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闖入官邸的這項新聞會使民眾反感,因為闖入官邸本身就是件不好的事,加上是由名聲不佳的壹周刊所做出來的,會讓民眾對他們更加厭惡,雖然窺探是為了知的權利,但是和社會的道德標準牴觸,自然不易讓人接受。 

四、建議

  馬老師希望同學能夠閱讀對自己有幫助的雜誌,來滿足自己求知的慾望,而這些雜誌的選擇全憑同學不同的需求而定,若規定要閱讀哪些的話,就是自己為自己設定了限制,重要的是,是要能幫助同學思考的東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