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6/05

[專訪] 台大!不再遙不可期-專訪韓慧雅學姊


【 記者李詩韻,李瑾文採訪報導/李詩韻整理】

       相信對最近常到系辦公室的同學們而言,不難發現系上有多位學姊紛紛考上許多有名的公私立大學研究所,而其中又以考上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實驗認知組的韓慧雅學姊最令人贊嘆,也最為陌生,甚至可能連許多大四的學長姊們對慧雅學姊都不太熟悉,其實韓慧雅學姊是口傳系第三屆的學生,在畢業三年之後,她毅然決定放下己逐漸熟悉的空姊工作,轉而投考自己也心儀許久的心理研究所。


       在大三升大四那年,學姊在仔細衡量自己的當時的情況後,決定投考空姊,「那時侯,我修了好幾堂滿重的課,再加上自己審慎評估後,發覺自己可能無法同時在課業與補習考研究所兩方面都能好好兼顧,再者,自己對空姊這個行業也擁有很高的嚮往,所以,便決定朝就業這方向前進。」但在華航工作一年半後,慧雅學姊發現空姊這個工作,對她而言有很大的滿足感,卻欠缺了一份成就感,怎麼說呢?當空姊有很好的待遇、可以常常到不同國家、休假長又可以在國外SHOPPING,有這麼多好處,但就是少了一份成就感,或是說找不到自己未來的方向,套個例子,就像社會交換理論一般,你的付出和獲得不成正比,未完全自我實現時,就會有問題產生,而學姊解決問題的方法,便是向自己的另一個目標前進,換個跑道再出發。

口傳畢業,為何會轉而投考心研所?這是另一個引人注意的問題,而慧雅學姊則是這麼回答的,「在大學時,就不想在理論上再深度探究;而且自己曾在大三寒假實習時,在真相新聞網實習過,發現與自己的期許有所落差;最重要的是,自己一直對心理有潛在的興趣,所以希望加上自己在口傳的所學,綜合起來,找出綜合的道路。」

談到在口傳所學,學姊表示,系上的黃鈴媚主任及馬國光老師是對她影響最深的兩位老師,「黃鈴媚主任無論在教學或研究方面都很認真,而且要求學生要能具體呈現想法,這對自己是很受用的;馬國光老師的教學方式及個人風格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最喜歡老師那種將時事與課程結合的教學方式,而且內容紮實、字字珠璣,真的有學到東西的感覺。」

而在準備考研究所的這方面,慧雅給大家的建議如下:

1.    從暑假開始蒐集資料,找認識或不認識(有相關)的人問問看。

2.    看自己要考的是什麼科目,若是與本科不同,則要去問同學,在開始做之前,要確定自己真的喜歡。

3.    評估自己的能力,對要考的科目再做補充。

   最後,慧雅學姊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句話是『確定自己的方向』,因為現在的大學生,有許多的目標,但不去承諾、不去作,將會一事無成,要能確定自己的目標,用力去作,才會真的有所獲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